阴道炎

霉菌性阴道炎为何总“缠上”你?

来源:石狮现代医院阅读:

“医生,这已经是我半年内第三次复发了,痒得钻心不说,外阴还又红又肿,火烧火燎的.....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根治啊?”36岁的张女士坐在妇科诊室里,声音里满是焦虑。她手里攥着三张不同医院的化验单,每张都显示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阳性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霉菌性阴道炎。这个让她难以启齿的“小毛病”,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和生活。今天,让我们通过张女士的案例,深入了解这种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妇科疾病。

1

什么是霉菌性阴道炎?

霉菌性阴道炎是一种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发的妇科炎症,这种真菌平时可能少量存在于人体内,但当免疫力下降、卫生习惯改变或滥用抗生素时,就会大量繁殖引发病症

2

霉菌性阴道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?

霉菌性阴道炎的传播途径包括内源性传染、性交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传染。

(一)内源性传染: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,假丝酵母菌不仅存在于阴道里,还可能存在于口腔或肠道,当这些部位的菌群失衡时,真菌就会像邻居之间串门一样,通过黏膜或皮肤转移到阴道引发感染。

(二)性交直接接触传染:如果男性伴侣包皮过长且未做环切手术,携带的真菌可能会通过亲密接触传递给女性。

(三)间接传染:极少数情况可能通过共用浴巾、坐便器或未消毒的泳衣传播。

3

霉菌性阴道炎有哪些诱发因素?

1、免疫力下降是“主因”

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精神压力大,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,都会让身体抵抗力下降,给真菌繁殖创造机会。

2、抗生素是“隐形杀手”

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,也会“误伤”阴道内的乳酸菌。一旦乳酸菌减少,假丝酵母菌就会失去制约,疯狂生长。

3、过度清洁反而“帮倒忙”

阴道本身有自净功能,pH值维持在3.8-4.4的弱酸性环境,过度冲洗会冲走有益菌,让真菌“趁虚作乱”。

4、局部环境“太潮湿”

紧身化纤内裤、长时间使用卫生护垫、久坐不动等,会让外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,而假丝酵母菌最适合在湿度80%以上的环境中生长。

5、特殊生理状态需警惕

怀孕后雌激素水平升高,会让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,为真菌提供“养料”;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,尿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的糖分增多,也会加速真菌繁殖。

4

霉菌性阴道炎有哪些典型症状?

1、外阴瘙痒:这是最突出的表现,程度剧烈,尤其在夜间会加重,很多患者形容“痒到想抓破皮”,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。

2、白带异常:白带增多,呈白色稠厚的豆腐渣样或凝乳状,这是其标志性特征,和细菌性阴道炎的“鱼腥味稀薄白带”有明显区别。

3、伴随不适:外阴可能出现红肿、灼热感,排尿时尿液刺激水肿的外阴会引发疼痛,性生活时也可能出现刺痛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些症状和滴虫性阴道炎、细菌性阴道炎有相似之处,自行判断容易出错。比如滴虫性阴道炎也会瘙痒,但白带多为黄绿色泡沫状,还可能有异味。所以出现不适时,请前往医院进行治疗,避免盲目用药。

5

霉菌性阴道炎需要进行哪些检验检查项目?

1、阴道分泌物涂片:这项检查的关键是要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孢或菌丝(真菌繁殖的结构)。

2、真菌培养:对于反复检查都显示阴性但症状明显的患者,或者总是治不好的顽固病例,需要将分泌样本放在培养皿里让真菌繁殖,以确定感染、测试哪种药物最有效。

3、阴道分泌物的PH测定:正常范围是PH4.0-5.0(弱酸性环境);结果小于4.5时,可能是单纯的真菌感染;结果超过4.5,就要考虑可能合并了其他类型的感染,特别是细菌性阴道病。

6

如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?

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并不复杂,关键在于“规范”和“彻底”,否则很容易反复复发。

(一)用药要“精准”

确诊后,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抗真菌药物:

1、局部用药:如克霉唑栓剂、咪康唑栓剂等,阴道给药,副作用小,适合大多数患者。

2、口服药物:如氟康唑,适合未婚女性或不宜局部用药者。

一般来说,单纯性霉菌性阴道炎治疗1-2周即可痊愈,但复杂性病例(如反复发作、妊娠期感染)需要延长疗程,有时需连续用药3-6个月。

(二)停药不能“太急”

很多患者症状一消失就停药,这是复发的重要原因。真菌很“顽固”,表面症状缓解不代表彻底清除,需按疗程用完药后复查,确认真菌转阴才算治愈。

(三)伴侣同治“不能少”

虽然男性感染后大多没有症状,但可能成为“传染源”,导致女性反复感染。所以医生通常会建议性伴侣同时检查,必要时一起治疗,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。

注:所有药物均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,切勿自行用药。

7

如何预防霉菌性阴道炎?

日常生活中,做好这些细节能有效降低风险:

1、清洁“减步骤”:用温水清洗外阴即可,每天1次,无需冲洗阴道,也不用频繁使用洗液、香皂等。

2、穿衣“松一点”:选择棉质、宽松的内裤,每天更换,洗净后在阳光下晾晒(紫外线能杀灭真菌);少穿紧身裤、牛仔裤,避免局部潮湿。

3、护垫“少用点”:卫生护垫透气性差,长期使用会让外阴处于潮湿环境,非必要时尽量不用,经期选择透气的卫生巾并勤更换。

4、抗生素“不滥用”:感冒、发烧时不要自行吃抗生素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破坏菌群平衡。

5、免疫力“提上去”:保持规律作息,每天睡够7-8小时;每周运动3-4次,每次30分钟以上;饮食均衡,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。

6、基础病“控好点”: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,孕期女性注意定期产检,发现异常及时处理。

温馨提示:科普类文章仅供参考,如您存在任何不适,请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治疗。

指导老师:妇科主任 李洁

作者:余婷 刘萍

编辑:韩卓 何晓昱

排版:吴雅馨

审核:肖建平

参考资料:《妇产科疾病诊疗指南》、《第九版妇产科学》  

推荐阅读更多新闻
推荐专家